來源:新華社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26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時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據新華社報道,會議指出,十八大以來,中國在重大科技設施、水利工程、交通樞紐、信息基礎設施、國家戰略儲備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領先的成果,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同時,必須認識到,中國基礎設施同國家發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還不適應,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保障國家安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會議指出,要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建設的重點,著力提升網絡效益。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優化提升全國水運設施網絡。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建設一批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氣管網。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推進重點水源、灌區、蓄滯洪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
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推進城市群交通一體化,建設便捷高效的城際鐵路網,發展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推動建設城市綜合道路交通體系,有序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強城市防洪排澇、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建設,加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公共衛生應急設施建設,加強智能道路、智能電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礎設施建設。
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要適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同時把握好超前建設的度。
會議還要求,加強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建設新一代超算、云計算、人工智能平臺、寬帶基礎網絡等設施,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加強綜合交通樞紐及集疏運體系建設,布局建設一批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和貨運機場。
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推進建設“四好農村路”,完善農村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實施規模化供水工程,加強農村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以基礎設施現代化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加強國家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提升應對極端情況的能力。
關鍵字:中農物聯,農業,物聯網,土壤,視頻監控,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