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吉林省中農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背景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長久安全的物質基礎,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要求,是公共財政支持“三農”工作的重要戰略舉措,是提高農業整體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時期農業綜合開發的重要歷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2013年,國務院批復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的《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規劃到2020年全國建設8億畝高標準農田。
通過前期項目建設,各地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設施、田間道路、農田輸配電、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等田間工程已基本建成,本項目重點圍繞耕地質量監測網絡構建、綠色生態農業樣板區打造,依托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綜合性涉農服務平臺,探索互聯網與農業服務相結合的信息化發展模式,以信息化引領生產和農技服務,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新成效。
建設目標
高標準農田建設應達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總體目標。
本項目著眼于高標準農田信息化體系建設,緊緊圍繞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總體目標,聚焦物聯網監控、耕地質量保護、監測點建設與管理、高效節水、產量分析、農機管理等領域,進一步提高畝均單產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水平,改善區域農業生態環境,打造高效、先進、綠色、生態的高標準農田樣板區。
整體框架
本項目以硬件建設為載體,以平臺建設為紐帶,構建高標農田信息化體系,作為前期建設內容的有效補充,充分發揮高標準農田整體效益。
項目整體建設框架示意圖
建設內容
一、高標農田四情監測系統
四情監測系統可實現蟲情、病情、墑情、苗情/災情數據的采集、分類、分時管理和維護,支持對不同數據類型的模塊化維護,使得四情監測平臺可以分開建設,也可以統一建設,建設方案可根據需求選配,系統由蟲情監測、病情監測、墑情監測和苗情監測四個模塊組成,詳細功能如下:
1 蟲害監測模塊。
可對收集的害蟲進行分段存放、拍照、計數,蟲情數據由監測系統整理分析,形成蟲情數據庫,以供專家遠程診斷。具有現場或遠程控制功能,設備的各種功能可通過網絡遠程設置、修改和讀取,還可根據需要遠程拍攝自己需要的照片并上傳到服務器。
模塊主要功能包括圖像列表、蟲情觀察、數據分析、設備管理、預警分析和預警通知。
2 病情監測模塊
通過智能孢子捕捉儀收集并拍攝隨空氣傳播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塵粒,依靠對樣本照片的分析研究,判斷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擴散動態,為預測和預防病害傳染、流行提供可靠數據。
模塊主要功能包括圖像列表、孢子觀察、數據分析、設備管理。
3 墑情監測模塊
墑情監測模塊主要負責采集種植生產環境信息,包括:土壤水分/鹽分、土壤溫濕度、空氣溫/濕度、降雨量、風速/風向等諸多環境信息,上傳至服務器并控制相關設備。墑情信息可以實時直觀展現在行政區劃地圖上,方便管理人員通過列表、圖表的方式查看詳細墑情信息,也可以定時將采集到的各種數據通過無線網絡發送到監測平臺或者管理人員的手機上,方便指導農業生產并有效形成氣象災害預警,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降低災害損失。
模塊主要功能包括實時監測、數據分析、設備管理。
4 苗情監測模塊
苗情監測模塊通過苗情監測設備,實時采集現場作物生長情況,通過高清視頻了解作物的生長態勢來判斷作物的整體發育與生長是否良好,并且提供定時拍照功能,將每個特定時期的作物長勢圖片拍照并上傳至數據中心,以備后期的作物長勢分析提供依據。
模塊主要功能包括實時監控、設備控制、視頻回放。
5 配套APP
通過手機APP遠程對環境參數、現場視頻、病蟲害情況進行實時查看,用于農作物生產適宜性分析、研究。可隨時隨地聯動控制設備,查看設備執行狀態,并現場采集農事信息,用于遠程在線診斷。
關鍵字:中農物聯,農業,土壤,水文,蟲害,綠色